圖像感測銷售帶動盈利Sony未來將專注機器人、自駕車應用
受惠于圖像感測器的強勁銷售,即便在消費電子領域節(jié)節(jié)敗退,Sony仍可望發(fā)布史上最佳盈利年度,并預期未來將專注開發(fā)在機器人及自駕車領域的相關技術,以因應漸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對這家日本科技大廠而言,這將是重大改變。曾以Walkman隨身聽引領全球消費裝置的Sony,如今將在圖像感測器及游戲領域找到新成長動能。
據公司高層透露,之所以獲利成長主要在于公司營運思維改變以及圖像感測器技術突破帶動。如,研發(fā)可增加感光以產生清晰圖像的感測器,以迎合消費者為了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照片,而要求智慧型手機有更佳相機功能的強勁需求。
這款采用背面照射(BackSide Illumination;BSI)技術的CMOS圖像感測器,將配線層與基板對調以縮短光源路徑,借此改善感光度,成功讓Sony拿下近半的全球圖像感測器市場。
Sony芯片事業(yè)部技術長Teruo Hirayama回顧這項目前已被普遍使用的技術時表示,當時很清楚知道若只是做競爭對手已經在做的事,將無法成功,Sony必須在新技術上要有所突破。
投資管理公司Indus Capital駐東京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Andrew Daniels認為,Sony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很久前便決定聚焦于半導體領域的其中一個利基點。
圖像感測器業(yè)績成功的另一大關鍵在于外部銷售。透過外部銷售,Sony得以免于自家品牌智慧型手機及其它消費電子產品銷售不佳的沖擊。如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Atsushi Osanai表示,過去Sony堅持將先進技術保留給自家產品獨家使用,對外販售關鍵零組件與公司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是不相符的。
另一方面,由社長平井一夫(Kazuo Hirai)推動的組織改革也有助于推動圖像感測器業(yè)務,因其下令各事業(yè)部應各自獨立并實現自我獲利。如芯片事業(yè)部負責人清水照士(Terushi Shimizu)表示,能夠以獨立方式運作而不僅附屬于Sony集團,對該事業(yè)部而言帶來極大助益。
不過,為因應來自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等競爭對手在感測器領域的競爭,Sony已開始加強在感測器新技術研發(fā),包括在機器人及自駕車等新興領域的應用等,盡管投資人普遍認為Sony的技術優(yōu)勢在短期內仍讓競爭對手們難望項背。
IHS Markit駐東京分析師Kun Soo Lee表示,Sony努力維持技術領先優(yōu)勢,但預計未來一、兩年內可能將出現轉折點。
Sony正在開發(fā)的感測器技術,可快速測量距離或偵測肉眼不可見的光線,預期將可使用在自駕車、自動化工廠及機器人等領域上。以時差測距(time-of-flight)或飛時測距感測器為例,可透過光束自物體反射回來的時間來偵測距離,該技術將可用于無人機或機器人上以辨識表情或物體。

編輯:admin 最后修改時間:2018-01-05